但两套管理机构、两个管理体系并存,也衍生出电网规划不统一、重复投资建设、交叉供电、电力直接交易受限等问题,难以适应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更好服务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新的形势要求。

2021年7月13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理顺管理体制实现融合发展的框架协议》,决定共同出资组建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简称新公司),负责陕西省行政区域内电网规划建设、运营管理,负责电网系统安全,保障电网公平无歧视开放,按国家规定履行普遍服务义务。由于历史原因,陕西形成了国网陕西电力和地方电力一省两公司的特殊经营格局。

研究:全球地下水减少正加速

更加有利于优化陕西营商环境。另一方面,此次融合是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与结构优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央企业与地方国资开展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的积极探索,有利于有效盘活陕西电网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新公司将逐步整合国网陕西电力和陕西地电公司机构、人员、业务和资产,实现全省电网四统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更好地支撑和服务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输配电网都属于电力改革管住中间的范畴,统一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透明度,有助于进一步理顺输配电价监管机制,更好服务政府监管。更加有利于推进电力改革和国企改革落地

另一方面,此次融合是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与结构优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央企业与地方国资开展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的积极探索,有利于有效盘活陕西电网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输配电网都属于电力改革管住中间的范畴,统一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透明度,有助于进一步理顺输配电价监管机制,更好服务政府监管。也有一类用海水直接制成甲醇,运输起来就方便了,甲醇和水一勾兑那就是氢。

2008年金融危机是我们政府出台了4万亿,真正到现在没有停止,但是现在的是150万亿投资机会,这样一个投资机会它是一个财富的重新分配,这时候你的敏感性越强,你学习知识越快,捕捉到150万亿的那种能力强一点,如果每个人都做到学无止境,可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得适合,这个社会也进步了,新时代也会到来。主持人:所以这个非常清晰的经济账一算,我相信在那个地方人们自然而然会对新能源有更多的好感,更多的向往,王武斌:实际上他们现在的压力是很大的。无论是新能源也好,还是我们任何一个高新技术也好,只要是民营企业广泛参与的,它的风险是良性的,不会是恶性的,因为它不可能造成刮风对不对?所以就相当于什么?相当于每一个民营企业参与的时候,每个人对自己的投资负责的时候,他都知道我什么时候加速,什么时候踩刹车,能够自动各自踩刹车的形成的风口,并不危险。实际上全国现在90%以上的燃料电池的双极板都是由我们这些转化的科研团队来提供的,主要还是在矿山的集卡,港口的集卡等等这些用。

假如有6亿农村人口,每12个人在屋顶可以用太阳能光伏,装20千瓦的话,那就是1000个GW,相当于46个三峡电站。在电力行业不仅仅是供给侧,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消费侧,现在消费端我们电能的消费实际上现在占比是不高的,中国的电能消费目前是27%,我们这个数字和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比是很低的,所以说我觉得下一步应该提高消费端的电力的消费比重。

研究:全球地下水减少正加速

以光伏为例,我们看到那么多的地方政府曾经如此在追逐着这个行业的发展,一个又一个的首富的诞生,到一个又一个的首富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仇保兴:其实新型的电力系统它本身是一个进行时,因为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给新型的电力系统加以定义,现在我们描述新型的电力系统,实际上我们的图景还不是很清晰的,但是什么叫好的电力系统?我们有判据,第一个它是安全的、韧性的,经得起我们的极端气候或者灾害,甚至是局部的袭击。现在我们在南欧地区阳光好的地方上网电价9分钱一度电,将来可能变成7分、5分甚至更低、这个时候的话欧盟它已经在南欧地区用海水制氢,直接送过去。王继业:电网大的形态也由过去的集中向这个分布式来发展,总的形态发生变化。

三、新型电力会成为下一个投资风口吗?南存辉:从太阳能制造端来看,现在我们中国的制造供应了全世界90%以上的产能加盟,包括美国,包括日本很多发达国家地区,其实很多发展中国家也是一样,都在加入我们双创目标的大的行动里去,130个国家都在响应。解决的难题,来看看大家关注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新型电力系统发电侧减碳就够了吗?仇保兴:这个观点实际上是一个糊涂的观点,就是认为我们双碳目标电网公司跟那些发电厂把就可以把这个事情干掉了,这实际上是一个很糟糕的,会带来的坏的样板。比如说我们的住宅,如果住宅我们增加了一个光伏发电,那么这样家庭用户他既可以使用电力,他也可以通过光伏发电向电网输送电力,所以这样的话变成双向。第三它采用的各种各样的技术的组合,它是可靠性越来越高的。

在今年3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9次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全新电力系统,对很多的观众来说一定很期待知道这张全新的电力系统网络会是什么样的样子。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通过国家可靠的电网来输送到这里来,你发出来的电算在温州国家电网大通道里面,如果多种所有制的电力,多样化的电力对电网的共存是有利的,那么对壮大我们国家电网也是有利的。

研究:全球地下水减少正加速

人们会不会更容易有一种对于使用火电的向往,就他不一定有这么强烈的动力要去使用新能源。所以国务院办公厅刚刚发的文件,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下的地方,你们就不要种树了,种树是得不偿失。

电网直接把它作为自己的一个调蓄池,这是一个完全新型的模式。仇保兴:改革开放这40年来,我们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轨迹,这个轨迹就哪一个产业你就要取消管制,让民营企业可以百分百的参加的时候。丹麦、挪威它可再生能源比例是世界上是第一的,它70%就已经是风电跟太阳能了。主持人:在过往的生活和生产当中,我们有过这样的经历,错峰用电或者是限电使用等等。所以在他们那个地方种树是肯定不行的,种树基本上是高碳的行为。我想一方面要引导大家思想上也要变革,另外我们技术上要提供这种可能性。

所以这个就是改革开放了体制改革所获得的成果。到了2030年,我们全国估计有一亿辆电动车,可以把现有电网的能量的1/5存在这里面。

但是对于使用者而言,我们还是回到刚才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新能源到底能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用电需求。这个产业所造成的风口它很快就会调节,所以说你看去产能过去要去50个产能,到了前几年去产能,只要去钢铁、煤炭、化工,因为钢铁、煤炭、化工。

奚立峰:这个也是没有止境的,开始10年前像光电是一块多,我们现在实际上也是今年我们国家一个国有企业,实际上它的项目发出来的电就是报的不到1毛5分钱,但是在我们海外阿布扎比、阿联酋,我想当然它接近沙漠地区了,它的发电的成本最新的就是1.4美分,实际上就不到1毛钱。前段时间跟欧盟的专家交流,他说你们中国搞了那么多智慧城市,很多东西很先进,但是我们德国的智慧城市,我们很多城市一个目标,使我们城市的电网能够容纳75%以上的风电和光电,它的起伏很大,但是我电网也能够调动。

我们觉得这个也是国家电网现在要成为一个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最根本的宗旨。时至今日,无论是生产或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的我们都被这样的一张巨大的网所包围。原来我们很多都是进口的,你像硅单晶都进口的,最贵的时候是400美金一公斤,到了我们国家能生产变成多少,变成最便宜的是20块人民币一公斤,整个成本就急剧下降,所以这个是技术上突破的。现在我们遇到了体制的瓶颈了,我们在阿布扎比我们做的太阳能一毛人民币都不到,还用的是中国的太阳能。

实际上这是对这个文件的错误理解,你不能停止备案,不能停止审批,终止民营企业投资。王继业:新型电力系统对电网来讲很复杂,要做的工作也非常多,比如说选定青海、西藏等等进行清洁能源上网的一些试点。

第二个关注:新型电力系统能不能完全满足电力需求?王武斌:这个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它为什么中央设定的一个碳打分和碳综合的这样的一个时间点。但是我随便拿一块太阳能板,20%是很容易达到的,所以一个20%,一个是1%,种一亩地的太阳能板,相当于它的脱碳效果相当于20亩的森林。

太阳能屋顶,我们许多的省份都错误地理解了这个政策,他错误的理解什么程度,既然是整线推进,那么我们分散的民企全部先停下来。假设因为风电和光伏大比例取代煤电的时候,电网系统是有很大的压力的。

任何一个韧性的系统,它都应该是多样化的。现在目前我们在汽车这些动力方面做的就是氢燃料电池,用燃料电池这个方式。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时间,发达国家用了70多年,所以我们任务很重,时间很紧,抱着这种侥幸心态拖一拖等一等?等不起拖不得。因为它确实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因为我们现在的电力系统煤电的占比还是很重的,我们降碳的这种过程,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它一定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要一步一步的来。

生活当中简单的照明也好,您收看的电视也好,您使用的智能手机也好,等等,都需要从这样的一张巨大的网当中来接续能量。主持人:其实除了风险这样的一个关键的问题之外,大家还关注的另外一个观点,关键点是不是能够充分的竞争和公平的竞争?电力系统跟我们大家熟悉的互联网领域一样,似乎很多的优势都集中在一些巨头的身上,当他们存在的时候,其实那些新入局者或者中小型的发展者来说,面临着很大的考验和挑战了。

主持人:风口可能也意味着是一种风险。一旦太阳能板结露滴下来,沙漠里边水是从空气中间来的,牧草就长得非常好。

南存辉:十年以前谁想得到啊,太阳能怎么会比火电都便宜了,将来会越来越便宜。民营企业建光伏顶,所以我们希望就更多的省份通过这个节目,更多的省份正确的整县推进这个含义,要调动所有的积极性来解决这一类问题。